观点 / VIEW

您的位置: 首页 > 观点 / VIEW
2018年1-5月国企利润大幅增长的三方面原因



导语:2018年1-5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济运行趋势良好。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优化国有经济产业布局,大力振兴实体经济。二是成本费用压降明显,负债率平稳下降。三是着力巩固加强新增长点新动能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力更加凸显。


《每日经济新闻》对我进行了专题参访并发文《前5月央企利润总额6859亿 增速再回20%以上》


1

2018年国有企业利润实现大幅增长


2018年1-5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①(以下简称国有企业)经济运行态势良好。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比上年同期均有所提升,利润增幅高于收入10.7个百分点,钢铁、石油石化、煤炭等重点行业利润大幅增长。 


一、国有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情况 


(一)营业总收入。1-5月,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222997.1亿元,同比增长10.2%。(1)中央企业129973.4亿元,同比增长9.8%。(2)地方国有企业93023.7亿元,同比增长10.8%。 


(二)营业总成本。1-5月,国有企业营业总成本214481.7亿元,同比增长9.7%,其中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同比分别增长7.4%、9.8%和13.9%。(1)中央企业123231.8亿元,同比增长9.1%,其中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同比分别增长8.1%、10.8%和9.3%。(2)地方国有企业91249.9亿元,同比增长10.4%,其中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同比分别增长6.4%、7.8%和18.1%。 


(三)实现利润。1-5月,国有企业利润总额12901.3亿元,同比增长20.9%。(1)中央企业8767.1亿元,同比增长21.8%。(2)地方国有企业4134.2亿元,同比增长19.1%。 


(四)应交税金。1-5月,国有企业应交税金18633.5亿元,同比增长9.3%。(1)中央企业13459.3亿元,同比增长7.2%。(2)地方国有企业5174.2亿元,同比增长15.0%。 


(五)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5月末,国有企业资产总额1689375.1亿元,同比增长9.3%;负债总额1098549.0亿元,同比增长8.7%;所有者权益合计590826.1亿元,同比增长10.4%。(1)中央企业资产总额770629.9亿元,同比增长6.7%;负债总额522275.8亿元,同比增长6.1%;所有者权益合计248354.1亿元,同比增长7.8%。(2)地方国有企业资产总额918745.2亿元,同比增长11.6%;负债总额576273.2亿元,同比增长11.2%;所有者权益合计342472.0亿元,同比增长12.3%。 


二、 主要行业盈利情况 


1-5月,钢铁、石油石化、煤炭等行业利润同比大幅增长,均高于收入增长幅度。 


注:①本月报所称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包括中央管理企业、中央部门和单位所属企业以及3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的地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不含国有金融类企业。 


2

国有企业利润大幅增长的三方面原因


一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优化国有经济产业布局,大力振兴实体经济。中央企业能够实现快速增长,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开展瘦身健体提质增效是重要支撑。通过深入推进“处僵治困”、去产能结构性改革,化解过剩产能,实现经济利润增长,5月份当月实现利润1551.9亿元,月度利润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约六成企业效益增幅超过10%。


二是成本费用压降明显,负债率平稳下降。 通过强化负债约束,高负债企业投资规模稳步下降。多渠道补充权益资本,股权融资规模快速增长,加大混改力度,广泛引入社会资本。盘活存量资产,提高资产运行效率,积极稳妥推进市场化债转股,资本结构持续优化。通过多项举措,中央企业负债率已经连续三年实现平稳下降,为全社会“去杠杆”发挥了表率作用。积极压控“两金”,大力提高“两金”周转效率。“两金”增幅明显低于同期收入增幅,存量“两金”大幅下降。


三是着力巩固加强新增长点新动能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力更加凸显。国有资本在前瞻性战略性产业中的数量规模和资本占比稳步增长。国有企业拓展发展视野,结合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努力培育新增长点、加快形成新动能,优化国有资本投向,积极布局前瞻性战略新兴产业。尽管经济增长新动能尚未完全对冲传统增长引擎对经济拉动作用减弱的负面影响,但新动能正在源源不断地传导至实体经济,并持续产生强大的推动力。1-5月中央企业新产业、新产品、新业态快速发展,通信企业数据和ICT等新兴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为50.4%,同比提高2.8个百分点。




前5月央企利润总额6859亿 增速再回20%以上


内容摘要:


国务院国资委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5月,中央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1万亿元,同比增长9.8%;1~5月央企累计实现利润总额6859.4亿元,同比增加1240.6亿元,增长22.1%。引人关注的是,央企中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0.5%;工业企业增利额占中央企业利润增量比重超过70%。


进入2018年,央企经济效益强劲增长的态势引人关注。


6月19日,国务院国资委网站发布1~5月中央企业生产经营数据显示,今年前5月中央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1万亿元,同比增长9.8%;1~5月央企累计实现利润总额6859.4亿元,同比增加1240.6亿元,增长22.1%,比1~4月增速加快2.9个百分点;5月份当月实现利润1551.9亿元,月度利润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从数据上看,央企利润总额已连续5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而对比1~5月和1~4月(19.2%)数据可以发现,央企的利润总额增速出现了明显反弹,再次回升到了20%以上的水平。


工企占利润增量比重超70%


为何1~5月央企利润和整体生产运营表现能出现显著回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梳理国资委此次发布的各项相关数据后发现,央企中工业企业的高速增长,对央企整体表现起到了强劲的拉动作用。


据国资委介绍,1~5月,中央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0.5%;工业企业增利额占中央企业利润增量比重超过70%。而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1~4月中央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004.5亿元,同比增长25.5%。对比来看,1~5月中央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速又比1~4月提高了约5个百分点。


而从工业企业增利额占中央企业利润增量方面的数据来看,今年4月中旬,国资委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曾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一季度工业企业增利额占中央企业利润增量的近70%。“近70%”和“超过70%”转变的背后,反映了央企工业企业对央企整体表现起到了带动作用。


除此之外,央企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的态势也令人高度关注。此次发布的数据显示,1~5月中央企业新产业、新产品、新业态快速发展,通信企业数据和ICT等新兴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为50.4%,同比提高2.8个百分点;电力企业加快提升风电等新能源板块利用率,新能源发电板块同比大幅增利。


中国企业研究院执行院长、国企研究专家李锦曾评论称,当前制造业已成为国企和央企利润的主要来源,特别是电子设备、电气机械、医药等新的利润增长点正在形成,行业结构趋于优化,这将增强中央工业企业利润增长的稳定性。


促央企提高股东回报水平


在国资委对央企经济效益稳健提升成果介绍的内容中,还出现了“提高股东回报水平”这样一个全新的表述,这同样引人关注。


国资委网站显示的信息指出:“(1~5月)中央企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拓展市场份额,提升产品附加值,努力增强盈利能力,提高股东回报水平。”


记者注意到,虽然在每月发布的央企运行数据中“提高股东回报水平”是一个全新出现的概念,但其重要性之前已经被国资委有关负责人多次强调。


2018年3月,国资委主任肖亚庆曾撰文指出,“(国有企业)要加强市值管理增加股东回报。坚持以提升内在价值为核心的市值管理理念,依托上市公司平台整合优质资产,不断提升价值创造能力。”


而在全国两会期间,肖亚庆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很多国企是上市公司,上市公司要遵守上市公司的规则,要保证企业回报。”


强调通过市值管理增加国企股东回报的意义何在?对此,周丽莎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称,目前我国正推行的一些国企改革措施,如混合所有制改革、兼并重组和产业整合工作等,都要通过上市公司这个平台进行。由此一来价格公开透明,价值也更明确。因此,有必要在这个过程中重视国企、央企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提升其收益率和效益指数。


“目前中央对于国企改革的目标是做强做大做优国有资本,国有资本很重要的一个表现形式是上市公司的资产,因此加强市值管理与国企改革目标相契合。”周丽莎告诉记者。


对于如何实现通过市值管理增加股东回报的目标,肖亚庆曾在全国两会期间的一场记者会上表示,“一是中央企业这些上市公司要提高价值的创造能力,要做一个优秀的上市公司;二是要完善公司治理,提高上市公司透明度,加强与投资人的沟通,加强与市场的沟通。”


作者:周丽莎

来源:“丽莎闻道”微信公众号